跳转至

不再害怕摇晃:超实用的日本防灾指南

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。学习防灾(防災 - Bōsai),不是为了制造焦虑,而是为了在意外发生时,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,获得内心的平静与从容。


立即行动:今天就能完成的防灾三件事

防灾准备无需等到明天,现在就可以开始。

今日防灾清单

1. 确认您的“生命通道”

  • 找到避难所:拿出您所在市区町村发放的《防灾地图》(Hazard Map),找到离家最近的指定避难所(避難所)。
  • 模拟走一次:和家人一起,从家出发,实际步行到避难所一次。熟悉路线,确认路上的危险点(如狭窄的街道、可能倒塌的围墙等)。

2. 固定家中的“庞然大物”

  • 检查大家具:检查家中最高的书柜、衣柜、冰箱等,它们是地震时最危险的物品。
  • 立即固定:今天就去附近的家居中心(ホームセンター)或百元店,购买“家具防倒固定器”(転倒防止器具),将这些大家具牢牢固定在墙上。这是最重要、最有效的室内防震措施。

3. 约定家庭“集结点”和“暗号”

  • 约定汇合点:和家人约定,如果灾害发生时走散了,第一汇合点是哪里(如家门口),第二汇合点是哪里(如附近的XX小学)。
  • 约定联络方式:约定好如何报平安。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“灾害用留言服务(171)”,或社交媒体的报平安功能。教会家人如何使用。

深度理解:防灾的核心逻辑

日本的防灾体系建立在“自助、共助、公助”的原则上,其核心是灾前的万全准备。

核心概念解析

1. 灾前“备” (自助 - Self-help):最重要的环节

这是防灾的基石。您准备得越充分,灾害来临时就越从容。核心是两件事: - 物资准备 (備蓄 - Bichiku):准备一个应急背包,并在家中进行“滚动储备”。 - 环境安全 (環境整備 - Kankyō Seibi):固定家具,不在床边放置重物,玻璃上贴防爆膜等。

2. 灾中“躲” (公助/共助 - Public/Mutual-help):保护生命的第一反应

灾害发生瞬间,正确的行动决定生死。 - 核心原则:保护头部,远离危险物。 - 地震时:立刻躲在坚固的桌下或承重墙边,遵循“不跑、不慌、不推”原则。 - 台风/暴雨时:待在室内,远离窗户,密切关注政府发布的“避难指示”。一旦发布“高龄者等避难”(警戒等级3),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就应开始避难;发布“避难指示”(警戒等级4),则意味着全员必须立即撤离到安全场所。

3. 灾后“报” (情報 - Information):获取信息与报平安

摇晃或暴雨过后,冷静地获取信息和与家人联系是关键。 - 信息获取:首选NHK(日本广播协会)的电视或广播,以及您当地政府的官方网站。这些是灾害时最权威、最准确的信息来源。 - 报平安:由于电话线路会非常拥堵,应优先使用灾害用留言服务(拨打171)、Google的“Person Finder”或社交媒体的“Safety Check”功能。

应急背包内容物图解


个性化建议:让您的准备更周全

根据不同场景,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准备。

我的应急背包,该如何准备与维护?

  • “最低限度”清单
    • 水和食物:至少3天份的饮用水(成人每天3升)和无需烹饪的应急食品(能量棒、罐头、羊羹等)。
    • 信息与光明:带手摇充电功能的手电筒收音机是“神器”,外加备用电池和移动电源。
    • 卫生用品:应急厕所、湿纸巾、干洗洗发水、常备药、生理用品等。
    • 贵重品:现金(特别是10元和100元的硬币,用于公共电话)、身份证件和存折的复印件、备用眼镜。
    • 保暖与防护:保温毯、雨衣、棉线手套、口罩。
  • “滚动储备法” (ローリングストック)
    • 在日常生活中,有意识地多买一些保质期长的食品(如罐头、方便面、瓶装水)。
    • 将它们作为家庭储备的一部分,平时就取用这些储备,并在购物时及时补充。
    • 这样既能保证家中有充足的应急物资,又能有效避免食品过期。

针对不同灾害,我还需要注意什么?

  • 地震 (Jishin)
    • 在室内:远离窗户和任何可能倒下的家具。开火时应立刻关闭。不要急于跑出室外。
    • 在室外:保护头部,远离楼房、电线杆、自动贩卖机等。
    • 在公共交通中:抓紧扶手,听从乘务员指挥,不要擅自行动。
  • 台风/暴雨 (Taifū/Gōu)
    • 来临前:将阳台或院子里的物品(如花盆、晾衣架)收回室内,以防被风吹走造成危险。用胶带以“米”字形贴在窗户上,可以防止玻璃碎裂时四处飞溅。
    • 进行中:除非发布了避难指示,否则待在坚固的建筑物内是最安全的。不要因为好奇而去河边或海边查看情况。

我住在公寓,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?

  • 确认避难路径:高层公寓通常有多个逃生通道,请务必提前确认所有可用路径。
  • 电梯停运:地震后电梯会自动停运,要有走楼梯的准备。
  • 邻里互助:与邻居建立良好关系,在灾害时可以互相帮助。